2025年元旦、春節(jié)將至,隨著食品采購、宴會聚餐等食品相關消費和活動的增長,發(fā)生食源性疾病的風險也隨之增加,為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健康,有效預防食源性疾病發(fā)生,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根據(jù)近幾年我國食源性疾病監(jiān)測結果,經分析研判,特作以下風險提示:
一、購買河粉、涼皮等水分含量高的濕米面制品時,要選擇放在冷柜里賣的、有定型包裝的、在保質期內的產品。對于在街頭攤點、門店、小吃店等場所把大包裝產品拆包銷售的,購買時要注意查看大包裝上的標簽,如果沒有標識廠家信息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,或超過保質期,這樣的產品就不要購買。
三、家庭、農家樂等場所或舉辦農村宴席時要謹慎使用液體醇基燃料,如確需使用應注意保管,做好標識,避免與白酒混放。慎重購買散裝白酒,不購買、飲用無產品標識、無生產廠家、無生產地址和來源不明的散裝白酒。
四、制備和進食藥膳、藥酒一定要有專業(yè)人員的指導,不買、不吃、不喝來路不明的藥膳、藥酒。烏頭、鉤吻泡制的藥酒只能外用,忌口服。同時,由于鉤吻的花、根莖的形狀與金銀花或五指毛桃等中藥材十分相似,要防止誤用鉤吻的根、葉制備藥酒、涼茶或煲湯引起的中毒。
五、承辦大型聚餐和年夜飯的餐飲服務單位要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操作規(guī)范,重點做好員工的培訓和管理,防止因器具、洗菜池、人員生熟不分產生的交叉污染,嚴防食源性疾病暴發(fā)事件的發(fā)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