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,國家統計局發(fā)布的數據顯示,今年2月份,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(CPI)同比上漲2%,漲幅較1月回落0.5個百分點,創(chuàng)近13個月新低。專家分析指出,春節(jié)后食品價格明顯下降導致2月CPI同比漲幅回落,預計全年物價漲幅總體溫和,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3.5%左右的調控目標有望實現。
肉奶價格普遍回調
2月份,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.7%,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約0.9個百分點,而1月份這個數字為1.23個百分點。其中,鮮果價格上漲19.7%,水產品價格上漲4.7%,鮮菜價格上漲3.3%,糧食價格上漲2.8%,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下降3.0%。
不過,春節(jié)過后,和鮮菜、鮮果價格的走勢不同,豬肉、牛羊肉等肉類價格呈現普遍下跌態(tài)勢。
農業(yè)部對全國480個集貿市場畜禽產品和飼料價格定點監(jiān)測顯示,2月份第4周(采集日為2月26日)全國活豬平均價格12.79元/公斤,比前一周下降2.1%,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6.5%,30個監(jiān)測省份活豬價格均下降。
牛羊肉、奶類價格近期也開始下降。農業(yè)部數據顯示,2月份第4周(采集日為2月26日)全國牛肉平均價格63.95元/公斤,比前一周下降0.4%;羊肉平均價格66.91元/公斤,比前一周下降0.5%;生鮮乳價格方面,內蒙古、河北等10個奶牛主產省(區(qū))生鮮乳平均價格4.23元/公斤,比前一周下降0.5%。
專家分析,春節(jié)過后,天氣逐漸轉暖,蔬菜供應充足以及豬肉價格仍處下降通道等因素,是導致2月份食品價格回落的主要原因。據國家統計局調查,豬肉價格同比下降8.7%,降幅比上月擴大4.4個百分點,影響CPI下降約0.29個百分點。
商務部的監(jiān)測顯示,除了春節(jié)幾天之外,2月份的后三周蔬菜、豬肉等農產品價格的周漲幅都呈回落走勢。農業(yè)部公布的農產品價格監(jiān)測數據也顯示,2月份以來豬肉、水產品、蔬菜和水果平均批發(fā)價格都呈下跌態(tài)勢。
“由于規(guī)?;B(yǎng)殖的發(fā)展,生豬存欄較高,原有的‘豬周期’發(fā)生了變化,今年以來豬肉價格持續(xù)下降;牛羊肉價格漲幅雖然較大,但消費占比相對較小,對物價整體漲幅影響有限。”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室主任牛犁說。
預測:全年CPI溫和上漲
據悉,政府工作報告把今年全年CPI預期目標定在3.5%左右。對于未來物價走勢,多位專家分析指出,今年物價應當不會出現較快上漲,漲幅總體溫和。
在交通銀行經濟學家連平看來,今年一季度CPI同比可能低于2.5%。連平指出,如果未來國內需求有所回暖,物價漲幅可能會略有擴大。但考慮到年內產出缺口不會明顯回升,需求對物價上拉作用不會太明顯;國內輸入性通脹壓力并不大。再加上國內流動性仍將維持穩(wěn)中偏緊的趨勢,年內CPI同比上漲壓力不大,預計全年平均漲幅不會超過3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