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的賓縣林木蔥郁,青草吐翠。筆者來到寧遠鎮(zhèn)鑫源藏香豬養(yǎng)殖基地的山林中,只見一頭頭毛色黑亮的藏香豬或三五成群嬉戲而行,或運動起來一路狂奔,小豬們舒服自在地享受著春日暖陽。
基地負責人薛兆山邊領筆者參觀邊介紹說:“你們看,我們基地的藏香豬絕對是放養(yǎng),是原生態(tài)豬。它們肌肉發(fā)達,肉質緊實有彈性,比起圈養(yǎng)藏香豬的肉吃起來更有嚼勁,也更有營養(yǎng)。”薛兆山說,豬寶貝們白天一般都在山林里放養(yǎng),餓了就在山上吃野草、啃野果,渴了就喝山泉水,只有晚上休息才回到基地。
薛兆山說,藏香豬是西藏特有的古老畜種,為保持藏香豬的生活習性,基地采取四季野外放養(yǎng)的方式,除早晚兩頓喂玉米外,藏香豬自行在野外覓食?;噩F(xiàn)有藏香豬、松遼黑豬、東北民豬與藏香豬雜交3個優(yōu)質品系存欄共2600頭,其中有藏香豬母豬370頭。
看著在林中玩鬧的豬寶貝們,薛兆山興奮地給筆者算了一筆賬:成年藏香豬平均體重不足70公斤,活豬每斤20元、鮮肉每斤58元、仔豬每斤30元,平均一頭藏香豬3000元。而普通白豬平均體重200斤,活豬每斤5元、鮮肉每斤8元、仔豬每頭150元,藏香豬的利潤是普通白豬的4到5倍,極具經濟價值。
薛兆山的鑫源藏香豬養(yǎng)殖基地成立于2014年,創(chuàng)業(yè)之初他了解到藏香豬是國內唯一可以在野外放養(yǎng)的品種后,從西藏引進50頭藏香豬到賓縣落戶。這幾年來,他持續(xù)投資1000多萬元,目前養(yǎng)殖場建成豬舍及配套用房3500平方米,山林地650畝,已形成了繁育養(yǎng)殖、生產加工、銷售一條龍的產業(yè)鏈條,于今年3月申請了綠標。
“養(yǎng)得好,還要賣得好。”薛兆山說,藏香豬價格較貴,適合中高端人群消費。為此,他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方式迅速打開了市場。線上銷售上,與中國網庫集團哈爾濱分公司及賓縣八通網絡平臺合作,客人遠程下單,基地通過固定的冷鏈物流商運輸,保證產品的質量;線下銷售上,他調研后把目光鎖定深圳市場,今年3月,東北農優(yōu)產品直營店在深圳羅湖區(qū)開張,店內直銷藏香豬肉每天的銷售額在6000元左右。
談到今后的規(guī)劃,薛兆山說,基地將實施種養(yǎng)結合、糞便還田的循環(huán)示范農業(yè)模式,成立蔬菜種植合作社。同時,向豬肉深加工方向發(fā)展,引進紅腸生產線。今年春節(jié)期間,他們委托代加工的一批藏香豬肉紅腸在深圳上市后,受到南方消費者的歡迎,下一步將在本地引進一條生產線。一人富不算富,薛兆山希望通過自己的成功經驗能夠帶動更多的村民共同致富。今年,他已與賓縣政府達成意向,以入股分紅的形式幫助100名無勞動能力的村民脫貧?,F(xiàn)在,基地聘用的工人中很多是當地的貧困戶。